第797章(1 / 1)

一场灾祸发生的十分突然,所幸这次皇甫昼明做了准备,不然的话可能真的没办法掌控住这个局面。

又过了几天,地龙翻身造成的后果基本上都在皇甫昼明的预估范围内,事情过后,他当即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李临章,表示这次水灾过后必会论功行赏。

除此之外,皇甫昼明也让李临章多多留意苏云。

如此一个大神通者,很可能会成为大胤皇朝不可或缺的人才。

李临章不知道皇帝现在心中到底是什么想法,但是看对方如此说法,也知道苏云肯定是不会有事了。

皇甫昼明让人给李临章送了信之后,就开始清算这次京城地震中,没有及时将百姓转移的官员的责任了。

这一次,皇帝处理了将近十个官员,哪怕是如此大动干戈,百姓们听闻前因后果,也只一味地叫好。

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要知道陛下竟然未卜先知,帮助大多数人避过了灾祸就够了。

至于那些官员,他们竟然罔顾这么多人的性命,对陛下的命令无动于衷,实在是死有余辜。

皇甫昼明这次也算是杀鸡儆猴,哪怕是连绵阴雨不断,他也让人把那些违背命令的人拉去京城集市示众。

百姓们群情激奋,一个个的都在往那些人身上丢菜叶扔石头。

朝堂之中不少官员看到这一幕,总算是知道了皇甫昼明的深不可测。

如果一开始他们还存在侥幸心理,觉得那些世家大族比皇帝要厉害太多,那么现在就是完完全全的折服于皇帝了。

再说了,现在还有水灾这一难关,前些日子皇帝私底下不知道囤了多少粮食,哪怕是傻子都看的出来,世家大族危矣。

一时间,朝堂里的人是人心惶惶,就连这几天上早朝,唱反调的人都几乎没有了。

皇甫昼明对此乐见其成,他作为皇帝自然是要威严无比的。

对于不把他放在眼里的那些东西,自然是要严惩。

不过,皇甫昼明也不愿意自己的那些臣子全部都变成溜须拍马之辈。

他要的不过是众人的忠诚与臣服,这跟想让他们说真话这一点并不冲突。

现在看着朝堂里那些由世家大族推选出来的官员瑟瑟发抖的样子,皇甫昼明心情还是十分愉悦的。

“陛下,这次地龙翻身,没有造成太多百姓伤亡,只是房屋需要重建,但是近日里天气不好,建造难度也大了不少……”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皇甫昼明看着朝堂之中的众人。

“陛下。”有臣子站了出来,“臣愿意督促匠人们快些修复破损房屋,若是有百姓齐心协力,应当不需要太久。”

说话的正是钱侍郎。

皇甫昼明微微挑眉,“那这件事就交给钱侍郎去办。”

“诺。”钱侍郎慢慢退回原来的位置。

“说起来。”皇甫昼明微笑,“这次天灾能够快速掌控,不至于让百姓动乱不安,主要还是钱侍郎功劳最大。”

众人一脸懵逼,看看钱侍郎,又看了看皇甫昼明。

钱侍郎自己都是一脸懵逼,还别说其他人了。

皇甫昼明倒也没有明说,只道,“钱侍郎待会儿留下,其他人,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人如今都被皇甫昼明伸出的獠牙吓了一跳,哪里还有什么别的话要说,所以都纷纷沉默下来。

钱侍郎留了下来,被皇甫昼明身边的人带去了御书房。

皇甫昼明倒也没有要把所有事摊开说的意思,只夸奖了一句,“多亏了钱侍郎有那样一个好女婿,若不是钱侍郎的女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让周夫子送了封密信过来,朕只怕到现在都缓不过神来。”

钱侍郎不止一个女儿,一听到皇甫昼明提及周夫子,他瞬间就知道陛下说的是李临章了。

李临章乃是自己嫡长女的相公,钱侍郎对他也更好一些。

如今听到皇甫昼明这么说,钱侍郎多少也能猜测出来怎么回事。

李临章为人正直不阿,无论得到了什么消息,最后肯定会送到京城这儿来。

“若是临章有哪里做错的,还望陛下恕罪。”钱侍郎拱手弯腰道,“临章为人耿直,基本上有什么就说什么,可能会顶撞了陛下……”

皇甫昼明闻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原来是耿直之人。”

他想了想,又说道,“这样也好,官场多的是圆滑之人,也该出现几个耿直又有棱角的。”

皇甫昼明想要做那千古一帝,自然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这无惧臣子谏言就是一部分。

“钱爱卿不必担心,这一次是李县令立了大功,朕应该奖赏他才是。”

钱侍郎闻言,脸色顿时有些古怪。

李临章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让皇帝这样感兴趣?

感兴趣也就算了,好像还挺欣赏李临章?

任由钱侍郎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原因,同样,他也想不出为什么这次的天灾提前知晓,会跟李临章有关系。

难不成,那个边陲小县城,竟然能够让人一下子开窍不成?

皇甫昼明看钱侍郎十分苦恼的样子,不由地大笑了几声。

“钱爱卿不必费神,朕这里有李爱卿呈上来的密信,现在地龙翻身已过,水灾也不是秘密,你可以看看。”

李临章在信中提及了苏云。

所以钱侍郎肯定是会知道苏云的存在的。

钱侍郎在皇甫昼明的默认下继续看起了手中的这封信,越往后看他就越觉得惊讶。

他的反应跟皇甫昼明是一样的。

一个可以预言灾祸的妇人。

要不是真真正正的经历了地龙翻身的事情,钱侍郎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可是现在,事实就摆在他的眼前。

钱侍郎看完这封信,又不由地看向了皇甫昼明。

“陛下可是要将这妇人带来京城。”钱侍郎问道。

他可不觉得,皇甫昼明会平白无故让他过来。

“不。”皇甫昼明摇头,他作为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也比想象中更沉稳一些。

像是这种有可能得罪苏云的事情,指不定是吃力不讨好。

“那陛下——”钱侍郎揣摩不准皇帝的心思,只能让对方亲口为自己解惑了。

“你先去清海县城看看,若是那妇人真有这般神奇,朕也不想大动干戈。”

要是得罪了这样一个高人,指不定大胤皇朝都可能会被灭。

皇甫昼明心里如此想着。

钱侍郎看皇帝这样理性,心里对皇帝的信服又多了几分。

有这样一位帝王,大胤皇朝怎么可能不兴胜?

唯一不太妙的地方就是,皇甫昼明年纪不小了,但是虎父生下来的竟然都是犬子……

钱侍郎心里所想的,皇帝自然不清楚。

两人商议一阵之后,就确定了让钱侍郎先去清海县城看看的事情。

除此之外,皇甫昼明其实也想亲自去那儿走走。

不管是苏云,还是苏云创造出的那些吃食,他都想要品尝一下。

正好明天开春就可以南下,皇甫昼明一开口,换个地方或者方向去行宫,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皇甫昼明想到这里,心里自然是美滋滋了。

钱侍郎领了命令,回去之后就修书一封给自家女儿送去。

因为李临章临时被派去了青海县城。钱侍郎也有好几个月没见过自家的女儿了。

朝堂群臣在钱侍郎进去御书房后,就一直都在等着消息。

他们是真的很想知道,皇帝提前知道了灾祸发生,为什么会跟钱侍郎有关。

甚至有人在猜测,钱侍郎跟天师府有没有关系。

就连老天师都没预测出来的东西,为什么皇甫昼明会知道,为什么钱侍郎也跟这事有关。

有些人精看的更加深远,他们觉得这可能是钱侍郎受皇帝重用的一个契机。

要是他们可以率先搭上钱侍郎这条船,指不定以后就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了。

因而在钱侍郎还没有出来之前,这些人就在翘首以盼,想要跟钱侍郎搭两句话。

奈何钱侍郎什么都不愿意说,还说陛下没有说能不能告诉其他人,自己不敢说。

有皇甫昼明在,这些臣子倒也识趣,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钱侍郎松了口气,又不由地苦笑。

原本臣子都应该去问陛下才对,现在倒好,陛下直接让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论远见,钱侍郎觉得自己怎么也比不过皇甫昼明!

京城里关于地龙翻身以及水灾的事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

如今世家大族都闭门不出,对于自己先前竟然开仓卖粮食的作为深感不适。

而那些没有听皇榜告示上所说的囤粮的人,也逐渐慌了神。

饶是皇甫昼明可以开官仓卖粮,但是现在也还不是时候。

因为按照苏云所说的,这场雨会持续将近四个月。

这么久的时间,就算是他官粮再多,也不一定能够撑得住。

总之,目前来说,情况还在掌控中。

皇甫昼明只希望,这雨可以尽快停了。

与此同时,老天师这会儿还在府中怀疑人生,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世间竟然有比他还厉害的存在。

因此老天师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去清海县城把那个苏云找出来问问话。

天师在大胤皇朝还是比较特殊的,哪怕老天师这一次算错了,也不代表皇帝会对他怎么样。

皇甫昼明虽说对这事看的很重要,毕竟关乎民生大计。

但是他也没有控制舆论,没有让京城的人不把地震一事说出去。

很快,京城地龙翻身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很多人传言这次灾祸皇帝提前感知,因而没有伤亡太多人。

原本因为提前知道,根本就不会死人,但是有人不遵从陛下的旨意,肆意妄为,所以还是死了一些人。

若是以前,一有什么灾祸发生,皇帝就要下罪己诏。

百姓们也会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之下,觉得凡是有天灾到来,那肯定是因为皇帝做的不好的缘故。

但是这一次群众舆论就控制的很好。

没有人再说天灾是因皇帝而起,只说这次天灾是为了让那些为官不清廉的人暴露出来,然后被皇帝收拾掉。

要是苏云在这里,肯定会感受到皇甫昼明对于舆论的掌控,远远超过她知道的一些帝王将相。

不过,这个消息都满天飞了,也在几天之后传到了青海县城。

包括皇帝亲手写的那封信,也一并落到了李临章手里。

得到了消息的李临章,立马就亲自去了清海镇拜访苏云。

苏云现在可以说是整个大胤皇朝的功臣,要是没有她,只怕这次水灾加上地龙翻身双重灾祸,已经足以让千万百姓遭殃。

尤其是现在阴雨连绵一个月,清海县城不少百姓都在夸赞李临章洞察先机,还特意出告示让他们囤粮食。

相信这次灾害过后,李临章在青海县城也会很得民心。

这样的功绩必定会让李临章在朝堂有些声名。

这一切都源自于苏云。

李临章是愈发好奇苏云怎么会知道有水灾这件事了。

就连京城那一带地龙翻身,苏云也推算的清清楚楚,这实在是太让人惊奇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李临章都应该过来见见苏云。

李临章过来清海镇时,苏云正在自家的宅基地那里。

因为苏云不确定这边会不会有洪水到来,宅子的建造基本都停了下来。

如此耽搁下去,只怕过年还是只能在店铺里过了。

当然了,苏云也顶多只是觉得有点遗憾罢了,并没有太失望。

看到李临章过来,苏云大概也知道他是为了什么而来了。

“是不是京城已经地震过了?”苏云问道。

李临章点头,“地震,就是地龙翻身?”

“是。”苏云才想起来,这里的人似乎都不叫地震,只说是地龙翻身。

不过这样说倒也算贴切。

“苏姑娘神机妙算。”李临章拱手说了一句。

苏云微微挑眉,“时灵时不灵,都凭感觉,要是李大人想让我算其他的什么,那我可算不出来。”

就算是手上有罗盘,恐怕也没有这样的作用。

要真什么都可以算,自己可就天下无敌了。

“是吗?”

李临章倒也没有怀疑。

因为在苏云预言水灾和地龙翻身之前,她除了脑袋里总有一些非常新奇的想法之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特别之处了。

尽管如此,这也不妨碍李临章对苏云的态度更加恭敬起来。

“那李大人除了过来告诉我这件事,还有没有其他?”

“有。”

李临章点头,问道,“先前苏姑娘已经收了不少粮食,这次水灾可能要持续很久,官府恐怕也撑不到那个时候,苏姑娘是不是到时候能高价卖出粮食……”

“高价?”苏云挑眉反问了一句。

“是,以之前的两倍价格……虽然远远低于灾害来临后的价钱,但是……”

“没问题。”

苏云说道,“我囤那么多粮食,本来就是打算拿来卖,但是我不会用太高的价钱卖出,主要还是不想有太多人忍饥挨饿。”

苏云不是圣母,可是在罗盘里看过了那样一副民不聊生的场景,苏云还是想要尽力帮一下别人。

反正这就当是给自己积德了。

“苏姑娘大义!”

李临章也没想到苏云会这么深明大义。

他原来还以为,苏云就算再怎么人好,也是个商人。

既然身为商人,自然是非常重利益的。

要是苏云执意要用很高的价格贩卖粮食,李临章到时候也没办法。

尽管大胤皇朝已经颁布了律法,说是灾害期间不能私自囤粮卖粮,可是真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只怕也不得不接受那些手里还有粮食的人的高价卖出……

李临章原先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有些自责。

居然把苏云这么好的人想象成那样重利的样子,着实不应该。

苏云倒也没有跟李临章再客套下去,只问了李临章是不是把自己说的话都传达到了京城。

李临章以为苏云是不乐意了,赶紧道歉。

“抱歉,我在看了那些之后,就忍不住……因为要是坐等百姓遭殃,我无论如何都没法忍受。”

李临章低头说道,“要是苏姑娘生气的话,可以直接责罚我。”

李临章不仅对苏云愈发恭敬客气,而且还不再一口一个本官的自称,可见他现在是有多重视苏云。

苏云叹了口气,“其实我早就知道李大人会把事情告诉京城的人。”

“李大人不会是原原本本把我的话禀报上去了吧?”

苏云稍微一愣,总算发现了问题在哪里。

“的确。”李临章点头,“事出突然,我想也没想就直接说了你的事情,然后将你说的话都告诉了夫子……”

苏云知道,李临章口中的夫子,说的就是京城学海书院的夫子。

“你——”

苏云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吐槽。

“所以现在陛下也知道了我?”

“应该。”

李临章再次点头,“因为夫子说了,他直接将信呈了上去,而且这次地龙翻身并没有伤亡太多人,这都是苏姑娘的功劳。”

苏云嘴角抽了抽,她觉得这样一点儿都不好。

自己老老实实在这里种田,没想到竟然让高高在上的那位盯上了。

最新小说: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