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其他类型 > 南明北归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孝庄太后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孝庄太后(1 / 1)

顺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语气也柔和了下来,重新问道:“皇父有话不妨直言。”

多尔衮犹豫了半晌,才吐出四个字来:“兵贵神速。”然后便又低下头去。

顺治将眉头微微一皱,正觉诧异时,就听豪格冷哼一声,语带讥讽:“十四叔这是要让我们猜你的意思吗?”

“肃亲王,这儿是皇城中和殿,可不是在盛京。”太后的声音从帘幕背后幽幽传来,话语虽是不温不火,但言辞之间颇有指责之意:“当着外臣,可别把家里那套拿出来。”

豪格面上发窘,也只好冲着御座和帘幕微微鞠躬,道:“是,臣失礼了。”

“当日多铎听闻李成栋向我淮安逼去,他不明就里率兵来援。可大军到了淮安才知道李部是来投诚的。”多尔衮迟疑了一下,继续说:“多铎确有失察之罪,不过臣的愚见,倒是其情可悯。”

“那他擅杀降将刘泽清可怎么说?”顺治说道:“汉人常说‘杀降不详’。多铎杀了刘泽清,只怕自此以后汉人再不会来投诚,与我灭明大计有碍。”

多尔衮有些惊讶。顺治皇帝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他迟疑了一会儿,才答道:“刘泽清乃一反复小人。明廷昏聩,以此人为将。多铎率大军前来时,他一战不接,自行渡江南撤,而且沿途劫掠,与流贼无异。这样的人纵使降我,只有害无利。”

“哼哼!摄政王此言怕有牵强附会之意吧。”豪格冷冷地说道:“那多铎是摄政王的亲弟弟,摄政王这番话难道不会被人误以为有包庇之嫌吗?”

多尔衮面色一变,加重语气说:“皇上!臣皆是肺腑之言,多铎虽为臣弟,有过之处臣绝不徇私,但有功之举也不能掩盖。”

“那照摄政王的意思,多铎反而要领功受奖了吗?”豪格咬着牙,一脸狞笑。

多尔衮游目将他一瞧,说:“臣没有这样说。待此战结束以后,臣定会将多铎扭送宗人府治罪。”

豪格站起身来,上奏道:“皇上,多铎已是败军之将,锐气大减。我大清若要吞下江南,就必得换将。”

“肃亲王以为,何人当可合适?”顺治问道。

“臣毛遂自荐。”豪格说着便双膝跪下,深深地俯身一拜。

多尔衮闻言却是大惊,叫道:“不可!”

豪格起身冷眼将他一瞥,笑道:“摄政王是怕我立下灭明的军功,夺走你的权柄吧!”

多尔衮忽然变了面色,厉声叫道:“豪格!你污蔑我!”

“哼!我有没有污蔑你,你自己知道!”豪格也毫不相让,虽然跪着却上身挺的笔直,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放肆!”顺治斥责了一句,豪格和多尔衮两人都微微欠身,以示恭顺。

“当着外臣的面,你们这样子成何体统!”顺治训斥了一句,又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一边的洪承畴,笑道:“洪先生,你以为如何?”

洪承畴慌忙起身,也是俯身一拜,道:“皇上明察,臣倒有些不同的看法。”

“说来听听。”顺治投去了一个鼓励地眼神,面上仍带着点点笑意。

“是。”洪承畴应了一声,缓缓道:“我大清自入关以来从无一日不用兵。目下,直隶、山西一带的反清活动日益猖獗;豫亲王的南征又遭败绩;礼亲王的四川之征尚且算顺利,但张献忠死后,孙可望、李定国收拢残兵,也是极难对付。所以臣以为,咱们不妨与明廷谈和,然后收缩兵力,先平内乱,再攻四川。最后再对明廷雷霆一击,当可克定天下。”

洪承畴这一番话说得鞭辟入里,顺治也是连连点头。“洪先生所言甚是。”顺治道:“言和之事,朕还要与朝臣们多多商议。”

“皇上!”豪格忽然着起急来,上前一步叫道:“对南蛮万不可言和。多铎用兵失利乃是他庸懦所致。若是臣出马,一战当可下扬州、南京!”

“好了!”顺治也提高了声音,说:“此事朕还要与大臣们商议,肃亲王不必多言。”

豪格回头将多尔衮一望,眼神中满是怨毒。多尔衮却闲庭信步地上了一步,道:“臣遵旨。”

“不过……”顺治又是话锋一转,继续说:“当日是皇父力荐多铎和阿济格领兵出征的。如今他们用兵失利,皇父亦难辞其咎。”

多尔衮心头一振,正要说话,却又被顺治抢先了:“朕已决定,自今日起,暂罢皇父摄政之职,由朕母后垂帘问政。”

“什么?”豪格和多尔衮都是一怔,眼中均露出惶惑的神色来。

这时,帘幕背后的皇太后也不能不发声了。“福临。”她柔柔地叫了一声,说:“我大清自开国以来从无女主临朝的先例,倒不如向先帝和太祖那样,恢复了‘八王议政’的旧例。”

她说着便将目光一移,落在多尔衮身上说:“摄政王倒也可以列入其中。”

“八王议政不可复。”多尔衮站出来说道:“我大清若要一统江山,政令便只能出自皇上一人。而今皇上尚是冲龄,由太后和臣等公议朝政也是妥当的。”

顺治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既如此,皇父的‘摄政王’便撤了,若是日后平定天下有功,再可酌情恢复。”

多尔衮复又跪倒,声音哽咽地说:“多尔衮谢皇上垂怜。”

年轻的太后见他跪伏在地久久不起,也是一阵心潮涌动,说道:“今儿就到这了,都散了吧,只教皇父一个人留下就成。”

“母后……”顺治回过头来,有些诧异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太后含着笑点了点头,温言道:“皇上也回去温习功课吧。我有些话和皇父说。”

顺治对自己的母亲向来敬重。母亲要留下多尔衮,他虽有不满,但也不敢公然违背,只好应了声:“儿臣知道了。”便自御座上一跃而下,随着那刘公公一起走了。

送走了皇帝,豪格也怏怏道了声“臣豪格告辞”,便和洪承畴一起退了出去。

此时,中和殿除了几个伺候的宫女以外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太后两个人。多尔衮依旧跪着,头也不敢抬。太后接过贴身侍女递来的茶水轻呷了一口,不急不缓地说:“地上怪凉的,起来说话吧。”

多尔衮踌躇了一会儿,瑟瑟说道:“臣有罪,不敢起。”

太后淡淡地一笑,说:“我知道你委屈。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朝廷里总得有个人来担着。唉,谁叫多铎不争气呢。”

“太后放心,臣绝不会轻饶多铎。”多尔衮低着头说。

太后缓缓起身,绕过了面前的珠帘。她莲步轻移,自御阶而下,来到了多尔衮的身前,伸手将他扶住,说:“十四叔,你也不必自苦。”

多尔衮乍闻以前的旧称呼,一时百感交集。他慌忙扬起头来望着太后这张美丽端庄的脸,不禁泪水夺眶,哽咽道:“太……太后,我……”

“好了好了,起来说吧。”太后将他扶了起来,又扶他在了刚才洪承畴的位子上,自己也坐在了旁边。

“十四叔,你可知福临今日为何要宣豪格来?”太后含笑问道。

多尔衮苦笑一声,说:“皇上无非是想将我罢黜,以豪格代我。”

太后点了点头,说:“你说得是。当年先帝骤崩,未立太子。若不是你凭两白旗推举,如今坐在这皇帝宝座上的就是豪格而不是福临了。”

“正因此,豪格恨我。”多尔衮垂着头说。

“是。他恨你。”太后点了点头,说着也将笑容一敛,道:“不过福临不会拿豪格代你。他不过是借豪格来敲打敲打你。那是因为,他始终念着你的恩情。没有你,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日。”

太后说得言辞恳切,多尔衮心里受了极大的激荡。他忙抬起头来与太后一望,竟有些心潮起伏。他忽然一把攥住了太后捏着手绢的手,唤了声:“玉儿!”

太后面上泛红,急忙将手从多尔衮的手里抽了出来,愠色道:“皇父!你放肆了!”

多尔衮急忙又跪倒在地,口称该死。太后瞧他这副样子,也是微微一叹,一边扶他起来一边语重心长地说:“皇父,以前的事咱们都不要提了。如今我可不是什么玉儿,而是当今皇上的母后皇太后。”

“是。”多尔衮应了一声,又噤若寒蝉似的坐了下来。

“和南边议和的事就交给洪先生去处理吧。”太后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和温和。“至于你摄政王的衔……”她顿了一顿,说:“我也会替你跟福临说的。但你也不可懈怠了。”

“是。”多尔衮顿首道:“臣定当竭尽所能扶保皇上。”

太后微微一皱眉,说:“仅仅是扶保皇上还不够。这次你败在了军功上,要想翻过身来就得拿军功说事。”

多尔衮双目一睁,说:“太后的意思我明白!”他顿觉热血翻涌,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说:“臣就亲率大军助战四川,将张贼余孽剿个干净!”

太后以手绢掩口格格笑个不停。“皇父有这份心就好,不过也不必去四川那么远的地方。”太后笑着说:“听说直隶、山西的反清势力也很大。那个头头叫什么来着?”

“姜襄!”多尔衮立即补充道。

“哦,是是是。”太后赞赏似的点了点头,道:“这个肘腋大患,就请皇父帮忙平了吧。平了患匪,咱们就能在皇上跟前说上话儿。”

多尔衮立即跪倒,说:“臣一定肝脑涂地!”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八零好福妻 谍海偷天 九零福运小俏媳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