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 第四十四章 龙门斗(中)

第四十四章 龙门斗(中)(1 / 1)

龙门斗?

老川渝有个词,叫做“摆龙门阵”,就是大家坐下来吹水。

这些人站着将我围住,虽然不是“吹水”,不过,倒是有些“摆阵”的意思。

“龙门斗”具体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这“龙门斗”怎么进行。

这小子看着智商不高,显然也是一肚子坏水。

就这“龙门斗”,不给上手就罢了,还不是直接看货开不开门,而是看什么“藏珍”!

这……就算是在行里打滚一生的老玩主,有几人能瞧出来?

看来我还是小觑了这里面的“牛鬼蛇神”。

纵然百般小心,还是掉进了这个摆在明里的“局”。

懊悔地暗叹一声,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就上。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特别是被誉为七十二行之首的古玩行。除非你以后不在这里混了,否则,一诺千金,绝对不能提“反悔”二字。

这也看出来成功圈了我的年轻人的心机,并非我刚才所说的那么浅简。

如果他把这次“龙门斗”的赌注提的太高了,比如断手断脚什么的,就算规矩再大,我硬是要反悔,在鬼市的“规矩”面前,他们也没有办法。

面对一个必赢的赌局,年轻人只想着让我怎么趟进来,就已经足够了。

不只有我们双方当事人对这个已经开始进行的赌斗感兴趣。

原本一些遮遮掩掩地往来看客,也被这场没有任何悬念的“龙门斗”吸引。

不是只有“扑朔迷离”才能引人注目。

赌斗本身进行的方式,也足以激发绝大多数老玩主的好奇心。

“龙门斗”,这个我以前并未听说过的赌斗方式,明显在寻常的行内赌斗里难得一见。

我深深吸了口气,闭上双眼,让自己平静下来。

然后放空脑袋,回忆斟茶听曲时的心境,尽量放空浑杂的脑子。

想要在这必输的赌斗里寻找一线胜机,除了需要凭借眼力之外,我知道,更需要靠直觉。

太极贵人,我能不能站着离开,就靠你们了!

心里默数到了一百,睁开双眼,掏出手电打开,一齐落向了面前这件满锈的生坑“青铜爬兽水滴”上。

看造型,应该是汉代的器物。

开不开门?这暂且不重要。

年轻人刚才说了,我是要找藏在货里面的“藏珍”,只要“藏珍”开门就成。

如果一件件辨别开门与否,那太耗费精力了。更何况这里面有三个物件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首先选择中空的老货,好像太过套路?

呵呵,套路这种东西,只对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有用。

想要“死中求生”,以我的水平,只能“以直破之”。

一件件看,免得灯下黑。

“摇一摇。”我盯着青铜水滴,对捧着这件老货的“宝主”鬼贩说。

规矩只是不上手,其他自然无碍。

若非这是一件青铜器,我都要开口让他直接砸了。

有没“藏珍”,还不一眼观之?

鬼贩看了年轻人一眼,见到后者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于是依言而行。

没有任何声响。

那么就是两个可能,要么这件水滴身上不存在“藏珍”,要么藏珍不在水滴的“肚子”里。

我没有纠结,这才开始呢。

于是又把目光转向了第二件“老货”身上。

“你这样就看完了?”年轻人一脸的不相信,还带着几分嘲讽地问。

“正在替你小子掌眼,别打岔!”我看也没看他,直接摆摆手,心里又加了一句,你又没说每件只能看一次。

围观的老江湖们显然也猜到了这一层,看着我的目光也就变得颇为认真了起来。

且不论我的眼里如何,不落窠臼的思维至少是对的。

第二件还是青铜器——啧啧,这“黑名单”还真是满大街溜达。

这是一件青铜敦。

敦器似鼎非鼎,大体是三足圆腹环耳的型制,带着钮首的上盖隆起,是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的食器。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这青铜敦是西周的,那么造的时间应该离上周不远。

我面前的这一件是兽足敦,主体球形,中开,钮是龟首,呈乌黑色泽。

通体红锈,爬着绿痕,皮壳脱得很厉害。

我仔细将它通体打量了一番之后,还没开口,这个鹰鼻的中年人就主动揭开了上盖。

依旧空空如也。

于是,我又来到了第三件青铜器面前。

——十件“老货”里,光是青铜器就有三件,足见这国之重器在我们民族心中的重要地位。

呵呵,扯远了。

这是一尊南北朝时期的站立式带莲花座鎏金菩萨造像。

南北朝佛造像大多有背光,周围作火焰状,而且形状越尖,时代越早。

这尊表层鎏金已经基本褪掉的菩萨造像,如果开门,应该就是其早期的物件。

这同样不重要。

佛造像多有装藏,显然是最容易“藏珍”的对象。

我让这个用鸭舌帽遮住了大部分脸,只露出几近方形下颌的“鬼贩”将佛像背过来。

佛像身体装藏开在背后,而且相对于法座装藏,前者装藏的物品更为珍贵,而且多为舍利等佛门至宝。

这尊菩萨造像开脸精致,造型符合南北朝早期的北方特征,虽然失去了鎏金层,不过包浆仍然柔润,尽显历史的痕迹。

只是……它单独站立的造型已经完美,再添上连在一起的底座,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是个疑点。

所以,我看完背后的装藏口没有新近开启的痕迹后,就让他把底部朝起来。

明显是现代的装藏工艺,而且没有多久。

我摇了摇头,暂且放弃。

然后转向了第四个物件——仰天开口的高古玉貔貅。

这尊玉貔貅约二十公分长,纹饰简洁,仰首挺立,看造型符合东汉时期的特征。

皮壳钙化严重,几乎将表面完全侵蚀了,上面还点有水银沁。

我将手电灯光打入鬼贩主动朝过来的貔貅嘴里。

里面同样钙化严重,而且点满了银灰色的水银沁,似乎没有掏膛的痕迹。

又打量了一会,我将灯顶住了貔貅的腹部,透过那里的一处的窗口,想要看看能否透出一点光来。

结果让我失望。

“钙化太严重了。”我摇了摇头,说着就转向另外一件。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