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扑中文)水伯摇摇头,道:“不必了,就他们就可以。要保护的这个人,未必就真的会出事,但是我还是放心不下,说起来其实我也举得自己这么做有些多余,但是没办法,就像你说的,人老了牵挂多了一些啊。”
一席餐后,趁着夜色,吴梓楠离开了水伯的住处,一个人向着他来时的路而行。其实这一路上,虽然有山中的鸟兽嚎叫,但是说起来,这些却并没有搅乱他的心思,他正把自己主动地陷入到一个思绪组成的络中。
水伯只留下了他的四个人,而且表示不需要他回去之后再派人手过来,虽然看起来这是不想让他麻烦,可是实际上,这里面可能就有水伯不想他的势力过度的渗入到北、京的缘故。
就是为了让自己个“政、治”扯上关系。江湖人再有势力,可是面对政、治两个字的时候,能表现出来的只有无力两个字了。水伯之所以如此,就是想要把自己的渗透到政、治里面去。
而如果反之,蔡锷没能成事,而且此时还被泄露出去的话,政、府要追究下来,也和他水伯没有多大的关系,毕竟那些人都不是水伯的手下,甚至可以说和水伯甚至是连一点关系也都扯不上的。
终于,在阴谋之下,在无可奈何之下,二十一条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了,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而且虽然这好的方面,也不过是相比较而言的。
虽然全国上下的呼声有所不同,但是我知道,其实现在的局面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可观且相对客观的了,假如不是袁世凯的积极策略,恐怕到最后要签订的绝不是这个《民四条约》而是实打实的“二十一条”了。
而与拜访我的那些校友不同,我去拜访老师的时候,只会一个人去,其实这很容易理解,能在日本高等军事学院作为教官、老师的家伙,先不说他们的专业水准如何,就是对于人心的把握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我不知道自从我到日本之后袁世凯到底又派了多少人过来,就是在来到日本的轮船上,我至少就看到了三个曾经多次出现在我家门口的面孔。或许是我多疑了,亦或许是袁世凯太过于小心了。
虽然北洋内部的反对声极高,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至少短时间内如果没有任何前置条件的话,那么北洋内部是绝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的,可是南方方面却不同,他们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促进共、和。
而现在之所以南方方面一直在呼吁,而没有采取什么切实的行动,全是因为孙文等人的手中实在是没有可用之兵;袁世凯知道,虽然我是北洋的将官,但是实际上我所信仰的是三民、主义、五族共、和。
首选的军队,自然就是云南的滇军,而且实话实说,虽然滇军人数不多,但是武器精良、战斗素养极高,而且因为云南地处边陲,有山川之险峻,为天然屏障,进可攻,直取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退可守,据守云南之地势优势,迂回婉转,如果死守不出的话,那么外来的队伍,肯定非常难以攻进云南。若败,则可转战缅甸、越南等地。所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云南也好,滇军也罢,都是南方方面的不二选择。
虽然信仰上有所相同,但是我与他的关系,真的没什么,我知道他这么一个人,是因为他昔年时的做法,他同样的也知道我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了,他知道我蔡锷,未必是因为我的名声,也许只不过就是他看中了我滇军的部队。
可能他们真的能够保证我安全的回到云南去,可是回到云南之后那?我不相信现在的时局下,他们会愿意顶着牺牲的压力将我这么一个不愿意为他们出力的人卖命。如果我被他们的人送回云南的话。
我不信任他们的,是他们在战场上的能力。我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队交到一群不懂战争的人手里,我绝不会让滇军的兄弟们白白的丧命,军人不怕死,但是军人害怕死的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的死亡与牺牲。
太悲哀了。所以为了我的弟兄们不会白白而死,继而会被后人所遗忘,我绝不会将他们转交予他人之手,绝不。
而且其在滇军中也有一定的声誉威望,所以袁世凯才会调他过来的,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安抚云南的部队,同时也是向我表示,他并没有派遣自己的亲信去署理云南,也就表示他并不是想要吞掉云南这个地方,从而能够让我放心的来到北平。
不但首先的安抚下了我的牵挂,同时也把一个全新的云南,精锐冠绝天下的滇军整体的交到了唐继尧的手里。这是多大的一份厚礼啊?袁世凯其实当时应该是希望唐继尧接手云南和滇军这份厚礼之后,对他感恩戴德的。
他不但没有直接归附到袁世凯的麾下,同样的他唐继尧也绝对没有过分的表现对我的忠心与情谊,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其实我与袁世凯都明白,唐继尧此时的做法就是隔岸观火。
不是女人脆弱,也不是女人天生就比男人如何如何,其实这很好理解,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女人与男人的却别其实绝不仅仅是一个性别的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哲学性的东西。
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她表示我的感谢,当然了,仅仅是言语上感谢是大可不必的,而且我也相信她是理解我的心思的,可正是这样,我就越觉得我对于眼前的这个女人,实在是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与亏欠。
我们两个人的时间肯定是越来越少的,我曾经侧面的透露过我回到云南之后到底要做些什么,我本以为这样能让她改变一些对我的态度,可是没想到她不但没有改变对我的态度,反而还对我更为亲近了。
也许我这一去,再也无法与她见面,也许我会因为我的疾病而郁郁而终,也许我会在战场上命丧黄泉,也许我会因为自己的逃窜上的失误,而被人诛杀,路死街头。也许,有太多的也许了……
过几天袁世凯还要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而且如果可能的话,亦或者是说山东的局势能够完全受他掌握的话,他还想要效仿历代帝王,在泰山之巅举行盛大的天子祭天仪式,向天地通告自己已然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最高掌权者。
当然了,对于王文华的加入,唐继尧也是明白一个所以然的,说起来他将王文华分拨到蔡锷的麾下,也是为了给护**加一支助力。当然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节制他。但是无论怎么说吧,唐继尧对于王文华的态度,虽然是复杂的,但是蔡锷对于王文华这个人物,却还是非常的尊敬的,而且说起来,蔡锷对于王文华也是大有提携之意的,不说别的,就是当年蔡锷督署云南,唐继尧坐镇贵州的时候,他就知道贵州黔军之内有王文华这么一个人物,同时还清楚王文华的兄长,王伯群也是一个少有的干才。
刘云峰字晓岚,蠡县王辛庄村人,幼年读私塾后考入保定速成学校。刘云峰与蔡锷系故交,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为讨袁护国,刘云峰与蔡锷、殷承瓛、王献、杨益廉等人密约先后经天津循迹日本,五人会晤后,设法蔽开中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等人的监视,跨海登舟回到云南,在云南第一师师长刘祖武派军掩护下到云南省城。终与云南省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参政戴戡等人计议。
本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