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大道小说 > 历史军事 > 杨家抗日风云录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税警团

第一百三十九章 税警团(1 / 1)

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广西新到的21集团军带动其他部队(薛岳和罗卓英的部队,以薛岳为总指挥)发动了规模将近十万人的大冲锋,从蕰藻浜南岸向北反击。当时战场上的日军都有点蒙,因为廖磊的21集团军非常气派。整个战场的中国军队都是灰军装、除了德械师还有戴斗笠的,但21集团军一色的黄军装、一色的钢盔,看起来就是精锐。这几万人大喊着冲过来日军能不发懵吗?可人家的飞机大炮没有蒙,正好杀了个狠的。

这次大反击从10月21日打起,一直到10月23日,桂军有名的万岁冲锋遇到敌人飞机舰炮的强火力杀伤,三天就报销了好几万人(淞沪战役的伤亡统计非常混乱,这一次反突击大约伤亡了4到6万人,仅廖磊一家就伤亡两到三万人)。打到最后不但没有反击成功,反而使整个战线由于伤亡惨重陷入崩溃。

其实这一次失败的反冲击就说明,即使是被称作小诸葛的白崇禧,军事思想也停留在比较落后的北伐时期。对于现代战争的火力新变化,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很显然就拿打出抗战期间第一个大胜仗台儿庄会战(林标的平型关大捷毕竟只是一次中等规模的战斗)的李宗仁来说,中国军队还必需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一个没办法跨越的过程。

对这一点杨才声早有担心,他力主进行的庐山培训,主要就是想给高层军官灌输对于火力的重视。但一是时间太仓促,二是普遍有些不以为然,所以起到的作用不大。看着满地遗尸的战场,杨才声开战以来第一次流下了眼泪。这一次反击杨才声坚决反对,他通过前一段时间的作战,认识到中国军队现在是明显的守强攻弱。但委座觉得可以一试,谁能想到这是整个战役损失最为惨重的几天。

在中国的各大地方实力派中间,广西是一朵奇葩。整个中国,只有广西一省,建立了完善的兵役制度。而且广西的预备役和民兵不但组织得好,而且训练的好。广西省每个县都有民团,这些民团的训练非常到位,战斗力不次于正规部队。红军长征经过的时候,这些民团没少给红军造成麻烦。

这些地方实力派的军队,战斗力强悍的,就以桂军相当出名。江结時北伐的时候,李宗仁的七军就被称为钢七军,战斗力还在张发奎的铁四军之上,桂军的战力可见一斑。杨星辰独立师守卫湘江渡口的时候,桂军的拼死进攻,就用万岁冲锋拼掉了差不多大半个独立师。而且桂军尤擅山地作战,简直就是天生的山地部队。

可以说高层的瞎指挥白白葬送掉了这么好的部队,这也是整个淞沪战役的整体写照。

张治中在9月8日就向江结時提出辞职,一直到9月22日江结時才批准。张治中对于淞沪战役的失利,自然是负有责任的,因为战役本来就起于他的建议,也是他指挥打响的。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张治中不应该是第一责任人,最大的责任还是应当江结時来负。

因为张治中的提议只是为了消除敌人的侧背威胁,这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江结時据此出发扩大成了大决战,就实实在在是错误的了。我们在前面说过,中国作为弱势的一方应该避免决战,而不是反过来追求决战。

实际上江结時早就认识到要想实现持久抗战,就必须避免过早决战,他对此是很清楚的。江结時早在1933年长城抗战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他把我们第一线部队打败之后,我们再有第二、第三等线的部队去补充,把我们第一线阵地突破以后,我们还有第二、第三各线阵地来抵抗。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

这段话就说明,江结時不同意把部队一下子就拼光。到了1936年底,江结時命参谋部制订《民国廿六年度(1937年)国防作战计划》,其中的甲案就说:“虽守势作战,而随时应发挥攻击精神,挫败敌之企图,以达成国军之目的,于不得已,实行持久战,逐次消耗敌军战斗力,乘机转移攻势。”

这段话有很强烈的运动战的意思,不但主张持久战、而且反对死守,但是很明显也对主动攻击日军据点能不能攻克老江是持怀疑态度的。在张治中发动进攻之前,江结時就问他如果不能攻克你准备怎么办,说明老江很担心部队的攻坚能力。张治中当时对江说只要空军给力我们一定能攻克,实际上这段话就暗含了将来推卸责任的余地。空军有没有对地攻击的能力,作为陆军的张治中也好、老江也好,谁能懂、谁能打包票?

因为要持久作战,一定得保有大部分的主力部队。一支部队有损失不要紧,一定不能被成建制被消灭。最关键的是保有老兵,只要老兵还有一部分在,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还在。江结時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反对把主力部队一下子拼光。

1937年1月份,江结時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再一次强调:“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之基本主旨。”

1937年8月7日沪战前夕,江结時主持召开国防会议,决定全面抗战“以守为攻,以退为进,以持久对速胜…非以打垮敌人为目标,而以拖垮敌人为目的的持久战总战略,重在赢得时间,消耗敌人,粉碎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

江结時自己在会上还强调要持久抗战,就要“先退却,后相持,最后反攻,反对孤注一掷”;他自己说:“应以时间为基础,与敌相持在久而不在一时”。

说了这些原则不到五天,江结時就在国防会议上做出在上海调集大部分主力与敌决战的决定。这就是杨才声在张治中司令部看到的国防会议的决议,你说江结時自己是不是自相矛盾。

但实际上这并非委座本人思维混乱,而是他对于部队的战斗力、当然也包括对于日军的战斗力判断,都出现了就像宋子文说的,高估自己、低估敌人的结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出现这样的判断错误,江结時怎么可能做出这一系列跟自己的论断完全背道而驰的计划呢?实际上淞沪战役的打法,已经完全背离了江结時自己多次强调的战法。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我在很早之前就说过,江结時在军事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或者说弱点,就是他总是摇摆不定,不能够坚持本来很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打个简单的比方,江结時就好像一个写作水平低的写手,写着写着就无意中偏离了自己的中心思想。这还不能用性格的游移不定来解释,因为很显然江结時个性非常坚定,甚至有时候有点顽固。这只能说明,江本人的军事水平确实有些低,他没办法不受各种情况以及各种幕僚意见所影响,也确确实实不太清楚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同时他在做出对两军战斗力进行判断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上,会出现偏差。

在这段时间,杨才声第二次下部队视察,这一次他去的是税警总团。为什么去税警总团呢?这个部队目前防守的是最重要的一处阵地:苏州河南岸。而且在蕰藻浜南岸,这个团还坚持保有几个重要的支撑点。

前面我们说过上海被黄浦江一切两半,黄浦江由西南向东北流入长江,整个上海的街道就像黄浦江长出来的肋骨,从北到南一条一条的。

现在的上海,黄浦江东面很荒凉,市区主要集中在黄浦江西面。在浦西的这一片城市中,上下有两条河,上面也就是北面的叫蕰藻浜,下面也就是南面的叫苏州河。两条河都是由西向东流入黄浦江。

原来城市北部攻打的是以公大纱厂为核心的杨树浦据点,南部攻打的是东西两头各有一个核心的一字长蛇阵,西头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东头就是汇山码头。

现在日本的援军从北面上陆攻过来,中国军队先是在北部死守罗店,罗店失守之后又守大场。桂军反冲锋的失败后果非常糟糕,就是导致最重要的核心阵地大场失守。这样国军只好从蕰藻浜南岸一线退守苏州河南岸这个阵地,不过税警团还在苏州河北岸、蕰藻浜南岸一带还有两个孤立的村庄阵地中坚守着。

税警总团8月下旬就有一部分先头部队到达上海,随即被拉入各支防守部队。为什么说拉入?杨才声不禁吐槽战役组织的混乱无序。

最新小说: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三国美色 催昭嫁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公主万福 霓裳铁衣 我的女友是诡异